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1-01-25

2012年会发生什么?不是世界末日的到来,不是方舟的出现,这些关乎地球生存的预言,我们无法确切地获得信息。但是,在关乎人类生活进步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肯定的其中一点就是,随着信息手段的发展和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数量将会超过个人计算机的数量(包括台式PC和笔记本PC),而移动智能终端不仅仅指手机,还包括了更多具备无线宽带、智能操作系统的便携设备,例如各种Pad、联网的游戏设备等等。以上分析是摩根斯坦利的数据分析结果。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告诉我们:无线互联的时代就要到了。我们以前看无线互联,也许是远远的、模模糊糊的、隐隐约约地感觉着无线互联,而现在则是逐渐变得清晰,真真切切的在眼前,未来我们将会实实在在地置身在无线互联的海洋中,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充满了无线互联。

最近一两年来,在信息产业领域,特别是信息应用这个分支中,我们听到了很多的名词和概念,其中就有“云计算”、“智慧地球”、“无线互联网”、“物联网”、“开放”等等。可以说,这些词都是围绕着一件事在说,那就是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能力,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智能的应用服务,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包括生存需求的满足、娱乐需求的满足以及成就需求的满足。

所有这些概念其实最终归结为核心两点:一是如何具备无所不在的网络,这个网络不止简简单单可以把人连接起来,还可以把物连接起来,让物在没有人的控制下进行智能的处理活动,这需要的就是基础网络的建设;二是在这些基础网络上如何提供服务,这些服务一定要有信息的处理应用,一定要有业务内容,一定要有运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名词各异,理解各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都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无线互联发展的本质。

2011年的关键词

联机功能的开放。无线互联开放的征兆在2010年已经很明显地显现出来,从新浪微博的开放,到现在的百度、腾讯、支付宝等,而且从新浪微博开放的程度看,将来必定是彻彻底底的开放,这在以前是难以想像的。以前我们说开放,一般都是市场的后来者或者弱者为了和市场的领先者或者强者进行竞争,希望把开放作为跟强者竞争的一个手段。而目前这些市场的领先者率先扛起了开放的大旗,说明大家已经看到了未来开放的必然,而且是可以持续提供服务能力的开发,只有这样的开放,才能够适应无线互联的发展大潮,才能够在其中抓住机会。同时,主要的企业共同发起建立了“开放应用联盟”,目的就是要促进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无线互联新的格局诞生。

基于规则的共赢。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呢?对于企业来讲,开放就是为了在无线互联发展中实现共赢,怎么才能实现共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产业要有规则,一个产业如果没有规则,没有公平的规则,那就会出问题。以前运营商主导的增值业务产业链是有规则,但是由于运营商的独大,使得这个规则变得不公平,导致产业链的其他企业没有获得足够的发展,也使得产业没有最终壮大。什么样的产业规则是公平健康的呢?大家都有意愿自愿维护这个规则,这个规则是对大家有利的,这样一个产业环境才是健康良性的。当然,共赢的关键不只是说要有一个公平的规则,关键是怎么维护这个规则,怎么去处罚规则破坏者?这样才能够使无线互联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自己应该有的利益。

信用体系的合作。为实现共赢,我们必须有一个具体的方式进行操作,这就是合作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企业能力开放方面,我们相信基于企业能力调用开放的应用一定会有违反规则的,比如利用新浪微博的开放,作一些违法的信息传播,这样,新浪微博会受害,整个产业也都会受害。那么,我们开放企业进行合作,提供一个应用开发者信用共享机制,如果有谁利用新浪微博的开放能力进行违规,我们把这个违规者记录下来,并且通知所有其他提供开放能力API的企业,大家对其形成统一的封杀,形成一个信用共享的信用体系,这样会更良性的发展,应用就会繁荣。

颠覆传统的创新。无线互联的发展需要创新,而且需要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目前我们看到的创新基本属于面向终端、面向眼前的应用创新,这些创新只是满足了目前部分用户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部分需求,其实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面向手机的浏览器、通讯簿、桌面管理工具等等,这些应用的特点是:一、面向眼前甚至是过去的产品开发;二、大公司很容易进行模仿,只要它愿意;三、开发者众多,竞争激烈。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面向未来应用机会、面向网络处理能力的创新,是颠覆传统的创新。

无线互联的机遇

无线互联的机遇是空前的,为什么?

移动运营商的地位弱化。随着市场的竞争和互联网业务的开放影响,电信移动运营商的地位越来越弱化。在中国移动2010年半年报中,我们看到其数据流量业务收入为134.7亿元,占非短信数据业务收入的44.1%,同比增长64.2%,占非短信数据收入增量的68%。这说明更多的脱离移动运营商的一些无线互联服务商开始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带动了中国移动的流量上升,运营商管道化迹象越来越明显。

Android带来的终端革命。其实真正的革命是iPhone,苹果公司有了一个好的开始,Android继承并发展了iPhone的很多东西,使智能终端的门槛下降,将会造就应用的繁荣。

社会化网络(SNS)的发展。SNS使我们第一次对人的行为能够了解到如此透彻的地步,改变了以前社会学中的一个测不准原理。随着Web2.0的发展,现实中人类的行为完全迁移到网络上,我们的行为被完全真实记录下来,这样一来,用定量的方法就可以做大样本社会学研究。

所以,基于这三者的交互点将会产生空前的机遇,催生出新的创业者。

机会在哪里?

在我们这个领域中,每当人们觉得现有机会都已经被挖掘,新的大机会已经不存在的时候,都会不经意间出现一个巨大的机会点,只是被别人把握了。例如,雅虎之后出现谷歌,之后出了FaceBook,之后有Twitter,又有Groupon等;在中国互联网界,新浪之后有百度,之后有淘宝,之后有京东,之后有凡客等。可以看出,新机会一直是存在的,只是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认真寻找,认真实现罢了。这里我们就简要地展示几个既有巨大市场前景又尚未被充分开发的机会点。

影响力营销。利用人群中的影响力高端做营销,需要做好三件事:一、发现人群中的影响力高端;二、找到影响力高端适合推广的业务;三、给影响力高端提供推广这个业务的充分理由和方便的形式。这样,利用各个领域的大量影响力高端来做个性化产品和营销,既开发了更多高效的推广渠道,又使得影响力高端的影响直接转化成收益。

社交网络。基于SNS的应用也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社交网络过滤应用和内容。无线互联的应用呈爆炸性增长,但应用数量越大,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应用就越难。因此通过SNS去了解朋友间的应用情况就可以实现应用的过滤和推广;二是维持和扩大社交。社交是人类的天性,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社交应用的出现解决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拘束,给未来的社交应用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来源于三个层面:一是通过许可营销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二是通过用户自学习能力的跟踪实现个性定制;三是基于群体智能的需求挖掘。

当然,还有很多蕴藏着巨大商业前景的应用,例如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备份服务、手机应用管理和更新服务等等。但要找到这样的大机会,需要对产业有更深入的理解,来迎接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为了迎接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做好各种准备:第一,无线互联功能的开放和推广,让更多的开发者知道有什么样的API可以去使用;第二,无线互联开放能力的标准化,减少开发者的重复劳动;第三,加强业务机会的研究,寻找未来市场前景巨大的颠覆性创新应用;第四,也就是最后关键的一点,把上述应用具体实现,这就需要开发创业者的努力!

2010-07-13

  目前,开心网主流用户对争车位、奴隶买卖、偷菜的热情正在消退。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开心餐厅这样的新游戏里,更多人只是看看转帖、写写记录和贴贴照片了。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直接脱离开心网。

  Alexa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开心网最近半年的流量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最近3个月用户量、页面访问量分别下降25%和40%,人均页面访问量也从春节的40个跌至25个左右。

  为了摆脱困境,开心网于2010年5月中旬首次引入了第三方开发的组件,除了X世界、德克萨斯扑克等游戏,还包括机票、驾照理论考试、团购等生活类应用。

  与一年前“做一个让人们获得友谊乐趣的网站”相比,程炳皓希望把开心网做成一个良好的社交网站的想法已经更为宏伟。在新思路的指导下,开心网有可能朝着整合并优化门户、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电子商务的所有功能于一体的庞大网站的方向发展。

  然而,包括开心网在内的社交网站,在热衷于追求访问量、用户数和活跃度以及寻找下一个热门应用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交网站的根本从来没有真正想明白过。

  自人类诞生以来,社交就是生活的本质需求之一。现代科技在使通讯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剥夺了很多当面交流的机会。在交通和通讯越来越发达的世界里,人们似乎更加孤单。科技只是人们实现目标的一种工具,社交网站的真正意义是使人们的社交更加顺畅。只看到用户的欢迎而忘记欢迎背后的社交需求,将给社交网站的经营者带来可怕的后果。

  如果开心网只顾舍本逐末地引进最新科技和时尚应用,即使有一时的繁荣,也终将归于寂寞。当牧场、渔场、餐厅、超级大亨等一个一个游戏不断推出时,用户最终明白社交网络只是创业者们的挣钱工具,而非解决社交问题的工具。

  从此,开心网偷菜游戏难以为继,车位也不再热门。开心网在不断地为玩家提供新游戏的同时,老用户仍在不断流失。出现这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很多开心网用户玩游戏的目的并非玩游戏本身而是社交,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为此,如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开心网就应该符合目前Web2.0发展的趋势,要么替代现有的杂志报纸,要么替代如今的社区。这样一来,开心网就有机会让用户在真实的社交需求中主动去共享内容,并借此从无穷无尽的内容提供中解脱出来。

  第一是做好Social Media。在开心网上,当游戏玩家不停车了,不偷菜了,不偷牲口了,还能做什么呢?可以转帖。转帖只是Social Media的雏形,因为它不不具备完整的特性。首先,凌乱的玩家转帖无法进行有效分类;其次,无法通过根据转帖的质量好坏来安排转贴者的重要性,比如通过评价系统屏蔽一些不愿看见的帖子。只有建立具备信用的评价系统,Social Media的完整框架才能搭建起来。

  Social Media靠的是影响力,而影响力是一笔财富。此时,Social Media要找到商业模式很容易,只要把广告往上一贴就好。而且它还有可能像当时苹果公司乔布斯通过单曲改变音乐产业搭售行为一样,改变今天的媒体产业。尤其是报纸杂志产业中不被人喜欢的内容和广告的搭售行为,因为转帖的针对性强,可以被有效避免。Social Media还可做很多营销推广,因为它知道谁是这个人群中影响力最大的。这些应用的前提是社交平台。因此,游戏的未来不是游戏本身,而是从游戏向社交平台的转化。

  第二是做好Social Network。Social Network也叫社区。目前,号称最活跃的社区是粉丝网。粉丝网说自己有上万个子社区。不久前,在这些子社区活跃度排名前十的社区中,当进入其中排名第一的社区时,可以发现该社区正在招聘新负责人和几位版主。

  值得关注的是,在招聘要求中有一条是版主每天要有不少于二十个发帖量,这说明该社区前景很难被看好。如果社区真的很活跃,就根本不需要版主不断往上发帖。这种通过版主发帖的活跃是人造的,是一种假象。因为这个社区是集权的,版主可以发帖。只要是集权的模式,就很难发展好。Web 2.0真正的背后应该是用群体智慧。

  为什么凤姐能红,是大家商量好了吗?不是。是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与凤姐被炒作同时存在的炒作肯定还有,然而他们并没有走红。

  如果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丛林的话,我们人在互联网中跑就相当于一群蚂蚁。蚂蚁知道什么是它们要吃的和不吃的,比如现在再叫人去看那些样板戏,很多人是不看的。但是有一类内容会被接收,比如像凤姐、犀利哥、芙蓉姐姐等。像芙蓉姐姐这么多年始终没有衰败的原因就是大家要看,这叫共性需求。

  然而,具体谁会走红是难以提前预知的。有可能是某个好事者发现了,其影响力大,然后开始扩散,持续再扩散,滚雪球效应,最后大家都去看这些内容。碰巧凤姐成了滚的最大的一个雪球。当然,她能不能持续滚,还要看她的本事。实际上这是一个群体智能的决策。此时,一是要有人去探索;二是探索者要留下足迹,如果不留下足迹,大家就无法知道谁在探索;三是足迹的强化应让大家看到。

  如果做一个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而选择是否浏览相关内容的Social Network,网络就可以统计哪些内容被强化得最快。当用户去浏览相关内容时将会留下强化的痕迹,而这些强化将形成正反馈。此时,即使版主不做任何事情,网络每天仍然会存在大家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Social Network有望替代目前的社区。